2019年以来,莱州市沙河镇针对部分村长期不发展党员、党员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创新运用“四字诀”工作法,做到“推、早、准、严”,着力破解五年以上未发展党员村瓶颈。
运用“推”字,筑牢“蓄水池”。1月份,莱州市沙河镇组织办对党员队伍和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对五年以上未发展党员村的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查看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情况和成熟程度,实行“一村一台账”。针对部分村庄积极分子不足的情况,党委集中利用4、5、6三个月份开展了“百日攻坚计划”,实施无入党积极分子村庄“清零”行动,截止6月底,沙河镇共有22个村庄新推荐入党积极分子52名。盘活入党积极分子这个发展党员工作的“蓄水池”,真正做到发展党员工作“有人可选”。
抓紧“早”字,激活“源头水”。沙河镇党委年初制定了发展党员工作配档表,明确了发展党员工作的各个流程、时间节点及各项工作的完成时限。要求各工作区早下手,抢占春节“黄金档”,趁外出务工经商党员回乡之际,由联系包保的包村干部牵头,通过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等形式,逐个对五年以上未发展党员村发展党员工作情况以及村情进行全面了解、分析,逐一列出“病症”,列出台账。台账对五年以上未发展党员村做到“四个清楚”,即清楚备案底数、清楚症结原因、清楚销号措施、清楚完成时限。党委对五年以上未发展党员村进行专项备案,实行销号管理制度,坚持发展一个、撤销一个,解决一个、销号一个。
确保“准”字,开出“对症方”。6月14日,党委召开班子扩大会议研判分析五年以上未发展党员村发展党员工作,逐个村庄分析,实施“一村一对策”,逐一开出“药方”。坚持标本兼治,分类推进,逐村破解“硬难关”。 对于后进村庄,先进行班子整治、稳定村情,打牢基础,再培养发展。对宗族派性势力明显村,采取“中间路线”,推荐群众基础好、表现优秀、无宗族派性倾向的优秀人选进行重点培养。针对后备人选不足的村,以帮带培养、教育引导、宣传发动为重点,鼓励返乡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务工经商人员、致富能手等递交入党申请书,对优秀人选进行重点培养,储备一批,发展一批。
落实“严”字,发布“黄橙红”。建立“黄橙红”镇区村三级分层预警机制,实行周调度和联系点制度。对出现三年不发展党员村,实行黄色预警,党委及时提醒工作区,工作区做好党员发展培养工作,及时提醒,提前应对;对出现五年以上不发展党员村,实行橙色预警,分级推进工作,制定破解方案、明确工作措施、限期完成整改,未完成破解任务之前,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和包村干部均不能被评为“优秀”等次;对出现三年以上未发展党员、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村,实行红色预警,纳入重点管理,对工作区分管负责人进行重点约谈,第一书记和包村干部进行通报批评,对工作长期被动、出现不良影响的村党组织负责人进行组织调整,倒逼工作压力,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中共莱州市委组织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