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与城港路街道合署办公,是莱州市工商贸易规模最大的聚集地,代表着莱州经济发展的实力、形象和水平,入驻园区企业550家,2018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734亿元。经济开发区街党工委辖基层党组织134个,党员4751名,近年来,经济开发区街党工委按照“全面引领、重点突破、整体提升”的思路,抢抓机遇,不断提升园区党建在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对外贸易扩大开放、项目建设招大引强等方面的引擎作用,全力打造产业集聚发展“红色高地”。
抓基础强规范,组织建设规范化
一是实施党支部建设整体提升工程。对照《莱州市“过硬支部”考核评价办法(试行)》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25条标准,全面开展党支部自评自查,对党支部进行分类定级,建立党支部达标创建台账,对标对表、逐一销号、逐项推进。二是靠上指导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下发“三会一课”党组织会议记录规范化簿册,详细表述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的频率要求、填写规范说明等;每月10日前下发明白纸和学习配档表,强化组织生活指导。区街党员领导干部严格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带头到联系包保企业参加组织生活带头抓学习、谈体会、讲党课,为广大党员树立了率先垂范的良好形象。三是强化督导考评促规范。根据莱州市委组织部建立的市镇两级督查机制要求,每月实行“订单式”督查,对所辖支部进行100%全覆盖督查,并依托“灯塔-党建在线”每月对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落实进行“线上”督查,确保党建督查的触角全覆盖无死角零遗漏。
抓保障重服务,服务空间共享化
一是统筹阵地建设。投资280万元,建设总面积2691平方米功能定位明确、区域划分合理的综合性党群服务中心,规范设置党建、农村经济等15个一线窗口,整合部门职能;同时设置“双创”空间、娱乐健身室、电子阅览室、志愿者服务室、工会妇联活动室、棋牌室、书画室等多功能活动区。二楼设有党员活动室、会议室,计划投资114万元建设智慧党建可视化信息服务平台,打造辖区非公企业党员群众共驻共享的党建阵地。二是配强工作力量。按照“园区党工委→区街综合党委→党建工作办公室→党建工作指导员→非公企业党组织”模式,成立区街综合党委和党建工作办公室,由区街党工委副书记担任综合党委书记,配备5名专职工作人员。参照包村模式,建立机关干部包保企业制度,按照每名党建工作指导员负责3-5家非公企业的原则,选派63名党建工作指导员,负责政策宣传、发展党员、组建组织、培育典型、党内帮扶等工作。三是强化经费保障。根据莱州市建立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经费管理办法,每个两新组织党组织划拨党建工作经费平均不少于3000元,并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经费“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自身列支党建工作经费46万余元。
抓典型促引领,作用发挥最大化
一是注重红旗支部引领。分批次重点打造结力工贸有限公司、金诚机械公司、中昌集团等莱州市级党建示范点,其中结力工贸有限公司党支部2018年被授予“烟台市基层党建示范单位“荣誉称号。通过正面导向,典型培育,形成鲜明的示范带动效应。二是注重党员先锋引领。定期组织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参加各级学习培训,提高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的党务工作能力,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组建党员先锋队、党员突击队等,做好红色工匠的培育评选,区街共评选出红色工匠52名,助推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三是健全“三联”党建共建机制。突出园区联龙头企业、龙头企业联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互联,发挥了以大带小、以强带弱巨大效益。2018年,大丰轴瓦、鲁达、中昌、金诚机械、鲁酒印务等园区龙头企业,发挥出党建示范引领作用,在36个1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中,投资总额达到30亿元,占上半年投资总额的80%。四是做强“招才引智”工作。2018年先后组织3次人才工作座谈会,并借助“月季花节”“大招商、大走访”等活动,全年共组织5次重大人才引进活动,对接国家“千人计划”20余次。引进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辛斌杰教授、高琮教授等5名高技能人才。(中共莱州市委组织部)
相关阅读